瓦莱塔
瓦莱塔 Il-Belt Valletta Ċittà Umilissima | |||
---|---|---|---|
市及地方委员会 | |||
Humilissima Civitas Valletta | |||
![]() 瓦莱塔天际线 | |||
| |||
绰号:Il-Belt | |||
格言:Città Umilissima(意大利语:谦卑之城) | |||
![]() 在马耳他的位置 | |||
坐标:35°53′52″N 14°30′45″E / 35.8978°N 14.5125°E | |||
国家 | ![]() | ||
岛屿 | 马耳他岛 | ||
大区 | 马耳他西洛可 | ||
区 | 南港区 | ||
政府 | |||
• 市长 | 阿莱克西埃·丁格利 (国民党) | ||
面积 | |||
• 总计 | 0.8 平方公里(0.3 平方英里) | ||
海拔 | 56 米(184 英尺) | ||
人口(2011年3月) | |||
• 总计 | 6,966人 | ||
• 密度 | 8,700人/平方公里(23,000人/平方英里) | ||
邮政编码 | VLT | ||
电话区号 | 356 | ||
主保圣人 | 圣道明、迦密山圣母、圣保禄、圣奥古斯丁 | ||
庆日 | 8月3日与2月10日 | ||
网站 | 官方网站 |
瓦莱塔(Valletta)是地中海岛国马耳他共和国的首都,位于马耳他本岛东部沿岸。面积仅0.55平方公里,2000年估计人口7,048人。
历史
1565年的马耳他大围攻之中,统治马耳他的医院骑士团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侵袭。骑士团为防敌人再度来袭,决定兴建一个坚固的要塞都市。1566年3月28日,当时的骑士团总团长瓦莱特为瓦莱塔城奠基,并予以命名。瓦莱塔因而发展成为繁华的市区,当地大部分古色古香的建筑都源自骑士团统治时期。为了保卫瓦莱塔城,骑士团在城内建设了一座向海的碉堡,现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之一。
经过骑士团统治时期以及短暂的法国统治期间后,瓦莱塔的建筑在19世纪初受到了英国统治的影响。建筑闸门改得更为宽广,或被拆卸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莱塔遭受德国及意大利军队空袭,多处受到严重损坏。最为知名的损坏是建于19世纪初、离瓦莱塔围城门不远的歌剧院。
围城内现存的历史建筑包括:
- 位于Republic Street的圣若望副主教座堂(原骑士修道教堂);
- 位于棱堡附近的首相办公室;
- Palace Square对面、Republic Street上的总统办公室;
- 位于South Street的马耳他国家美术馆;
- 位于Republic Street的马耳他国家考古博物馆;
- 马耳他国会大楼(原骑士团宫殿,Grand Master's Palace)等。
地理
瓦莱塔位于马耳他本岛东部沿岸的半岛之上,两侧为天然海港Marsmaxett及Grand Harbour,是全国的主要海港。货物起卸区设于Marsa,而邮轮客运站则设在Grand Harbour。
瓦莱塔面积只有0.55平方公里,只相若于世界其他较大国家的小区。作为马耳他国家首都,瓦莱塔是国家的行政、商业中心,也是全国的运输枢纽。马耳他的公共运输系统依靠陆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是巴士,而全国大部分的巴士路线都会经过瓦莱塔城门外的巴士总站。城内要驾驶汽车受到一定的限制,部分主要道路划为行人专用区。
文化
瓦莱塔城内有多座古色古香的建筑,聚集了咖啡室、餐厅、银行、酒店、政府办公室等。碉堡改设为公园,供游人观赏海港以及马耳他岛上的景色。
一众古建筑之中,Old Theatre Street上的Manoel Theatre,自1732年起已经是演艺场地。该音乐厅当年由骑士团团长António Manoel de Vilhena兴建,现时多数作古典文艺表演,也有时作诗词朗诵会、爵士乐、民俗乐、摇滚乐等表演等。
每年2月10日,瓦莱塔全城会庆祝圣保罗日。
瓦莱塔也因瓦莱塔足球会(Valletta FC)而知名,是马耳他岛上最好的足球会之一。
2005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电影《慕尼黑》部分场景在瓦莱塔拍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