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海本文重定向自 %E9%BB%91%E6%B5%B7
黑海 | |
---|---|
![]() | |
坐标 | 44°N 35°E / 44°N 35°E坐标:44°N 35°E / 44°N 35°E |
主要流入 | 多瑙河、第聂伯河、里奥尼河、南布格河、克泽尔河、德涅斯特河 |
主要流出 | 博斯普鲁斯海峡 |
流经国家 | 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 |
最大长度 | 1,175千米(730英里) |
表面积 | 436,402平方千米(168,500平方英里)[1] |
最大深度 | 2,212米(7,257英尺)[2] |
水体体积 | 547,000立方千米(131,200立方英里)[3] |
定居点 | 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索契 |
参考 | [1][2][3] |
黑海(英语:Black Sea)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亚半岛所包围[4]。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之后进入另一个陆间海—马摩拉海,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后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峡与亚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436,400平方千米(168,500平方英里)(不包括亚速海)[1],最大深度为2,212米(7,257英尺)[2],体积为547,000立方千米(131,200立方英里)。[3]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5]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脉,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1,175千米(730英里)。
名称
“黑海”这个名字,是源自古希腊的航海家,因为他们认为黑海海水的颜色比较地中海的海水深黑而得名。黑海、红海、白海和黄海也是少数几个用颜色来命名的海域。
地质
黑海是世界最深的内海之一。黑海从河流和地中海流入的水含盐度比较小,因此比较轻,它们浮在含盐度高的海水上。这样深水和浅水之间得不到交流。两层水的交界处位于100到150米深处之间。两层水之间彻底交流一次需要上千年之久。海底的生物尸体腐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得不到补充。在这个严重缺氧的环境中只有厌氧微生物可以生存。它们的新陈代谢释放二氧化碳和有毒的硫化氢(H2S)。其他生物实际上只能生存在200米深度以上的水里。[3][6] [7]
黑海是古地中海的一个残留海盆,古新世末期小亚细亚发生隆起,黑海与地中海分开,逐渐形成内海。2500万年前,黑海还与地中海相连。随着地壳运动和冰期,黑海与地中海反复隔绝和连接,6000~8000年前的大冰期后形成相连。
历史
由于黑海是连接东欧内陆和中亚、高加索地区出地中海的主要海路,故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黑海航道是古代丝绸之路由中亚往罗马的北线必经之路。尤其是对自17世纪开始崛起的沙俄皇朝,黑海和波罗的海均是影响该国对欧洲联系的命脉。近代史中亦有因为抢夺黑海的控制权而引发的战争和军事行动,例如克里米亚战争[8]。
2020年8月22日,土耳其宣称在黑海发现有史以来储量最大的天然气,为3200亿立方米[9]。
水文学
黑海属于陆缘海[10],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完全混合湖[11]。湖的上层会因为和空气接触而有氧气融入,但湖的上层和下层的水不会互相混合,因此黑海中90%的水都是缺氧水[12]。黑海的环流主要受盆地地形及河流作用控制,因此会有强烈的垂直分层结构,黑海也被分类为有盐楔(salt-wedge)的三角湾,也就是高盐度海水会沿着海底,呈现楔状钻入黑海中。
黑海和地中海透过土耳其海峡进行水输送。由地中海流进的水,其盐度和密度都较流到地中海的水要高,因此会出现经典的河水循环:下层是盐度和密度较高的水,由土耳其海峡中的马摩拉海流进黑海,上层是盐度和密度较低的水,由黑海流进马摩拉海。表面较淡的水是由河流作用所产生,黑海流出的淡水约为流进的二倍。每年蒸发和降水的水量约为300 km3[10]。
由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既浅又窄(其深度分别为33米及70米),因此流进和流出的速度都很快,而且有明显的垂直剪力,因此二层之间会有紊流混合[10]。离开黑海的表面水其盐度只有17psu(实用盐度单位),到地中海时的盐度为34psu。由地中海流进的深层水盐度约38.5 psu,到黑海时会降到34psu[10]。
水文化学
黑海中的有机物质,包括沉船船体等,都完整保存。浅层水会有一段时间有生命期短的藻类繁殖,形成有大量有机物体(包括腐泥)的水层。科学家已发现每年会固定有许多浮游植物繁殖,在NASA拍摄黑海的图片中也可以看出[13]。由于这些因素,黑海越来受到海洋考古学的关注。,在黑海海底发现许多保存得相当好的古船骸,例如拜占庭帝国的古船骸锡诺普 D就位在土耳其锡诺普海岸下的缺氧海域中。
建模显示若黑海发生彗星或小行星的撞击事件,其产生的硫化氢云会影响黑海海岸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胁居民的性命[14]。
参见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Surface Area—Black Sea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2003 [2006-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29).
- ^ 2.0 2.1 2.2 Maximum Depth—Europa – Gateway of the European Union Website. Environment and Enlargement – The Black Sea: Facts and Figures.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 ^ 3.0 3.1 3.2 3.3 Unexpected changes in the oxic/anoxic interface in the Black Sea.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1989-03-30 [2006-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7).
- ^ 杨发兴. 地理概况(上)(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Green Apple Data Center. 2013-12-16: 24– [2014-01-10]. GGKEY:04GENNHJ19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17).
- ^ UNEP/GRID-Arendal Maps and Graphics Library.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for the countries of the Black Sea basin. 2001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0).
- ^ 欧亚黑海. 中华自然科学网. [2012-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 Facing a Sea of Challenges for a Better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Delaware College of Marine Studies. 2003 [2012-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1).
- ^ 沙俄与土耳其的三百年战争:俄国疆域扩展到黑海(4). 中华网. 2013-09-10 [2014-0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0) (中文).
- ^ 土耳其黑海天然气将带来650亿美元经济价值. [2020-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2).
- ^ 10.0 10.1 10.2 10.3 Descriptive Physical Oceanography. Talley, Pickard, Emery, Swift.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 ^ Meromictic.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201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 ^ Exploring Ancient Mysteries: A Black Sea Journey. Retrieved 4 November 2013.. [201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6).
- ^ Black Sea Becomes Turquoi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arthobservatory.nasa.gov. Retrieved 2 December 2006.
- ^ Schuiling, Roelof Dirk; Cathcart, Richard B.; Badescu, Viorel; Isvoranu, Dragos; Pelinovsky, Efim. Asteroid impact in the Black Sea. Death by drowning or asphyxiation?. Natural Hazards. 2006, 40 (2): 327–338. doi:10.1007/s11069-006-0017-7.
延伸阅读
- [美]查尔斯·金. 黑海史. 东方出版中心. 2011. ISBN 9787547303139.
外部链接
- Space Monitoring of the Black Sea Coastline and Waters
- Pictures of the Black sea coast all along the Crimean peninsula
- The Center for Black Sea Archaeology
- The IHU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he MA in Black Sea Cultural Studi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Black Sea Environmental Internet Node
- Black Sea Organization for Integ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Black Sea-Mediterranean Corridor during the last 30 ky: UNESCO IGCP 521 WG12
- 科学人 拯救死亡海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