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科學
科学主题首页
欢迎来到科学主题首页!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能够对于自然现象给出可供重复验证的解释与预测。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符合科学方法,即对自然现象所进行的研究,必须建立于收集可观察、可经验、可量度的证据,并且合乎明确的逻辑推理原则。另一种比较老旧,很接近的涵义表明,科学是所有可信赖、合乎逻辑与理性的知识。
从古典时代以来,科学就与哲学密切连结。近代时期,在英语里,科学与哲学这两个术语有时可以交换使用。直到17世纪,自然哲学与哲学才开始被一般性地加以区别。后来,为了更加区分两者之间的不同,又将自然哲学改称为自然科学。这种诠释强调,自然科学专注于研究自然现象与相关的自然定律,这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数学、天文学等等领域。
将科学所倚赖的治学理论与治学精神延伸至其它领域,现代学者开展了探讨人类社会的社会科学。现今,科学这术语可以被用来广义地指称关于某论题的可信赖知识,例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语言学等等...
特色条目
羟醛反应是有机化学及有机合成中形成碳-碳键的重要反应之一。该反应由查尔斯·阿道夫·武兹和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反应连接了两个羰基化合物来合成新的β-羟基酮化合物。此类产物称作“羟醛”。羟醛加成反应即为酮的烯醇负离子对醛的亲核加成。一旦反应发生,羟醛产物有时可以失一分子水形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这就称作:羟醛缩合反应。在羟醛反应中可以使用各种亲核试剂,包括烯醇、烯醇负离子、酮的烯醇醚、醛和其他羰基化合物。与之反应的亲电试剂通常是醛或酮。若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不同,反应称作:交叉羟醛反应;若亲核试剂和亲电试剂相同则称作:羟醛二聚化反应。
优良条目
震源,宏观上是指地震能量大量释放之处,而微观上是指首先发生地震波的地方,通常指地下岩层断裂错动的地区。在测震领域中,常将震源看作是一个理想化的面源或点源。其对应的震源深度——即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也是最重要的地震基本参数之一。震级相同的地震,震源越深,影响范围越大,地表破坏越小;震源越浅,影响范围越小,地表破坏越大。一般地,使用米(m)或千米(km)作为震源深度的单位,用拉丁字母h作为符号表示震源深度。浅源地震的深度误差约为深度值的10%左右。震源愈深,相对误差愈小。
每日图片
2013年2月15日叶卡捷琳堡时间(YEKT)上午9时15分(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左右在俄罗斯乌拉尔联邦管区车里雅宾斯克市突然发生了一次陨石雨事件。陨石进入大气层时直径约15米,质量约7千公吨,在天空中留下大约10公里长的痕迹。
人物
罗伯特·伍德沃德 (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 ) ,美国有机化学家,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合成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分子结构阐明方面。由于“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伍德沃德荣获1965年诺贝尔化学奖。
伍德沃德生于麻省波士顿。伍德沃德从小即醉心于化学。在昆西的小学、初中时,就已经开始自学化学。在他上高中前,就已经把一本普遍使用的路德威·嘎特曼(Ludwig Gattermann)编写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大部分的实验,都想办法做了一遍。当伍德沃德11岁时,他找到了驻波士顿的德国领事馆总领事,通过他取得一些发表在德国期刊上的论文。 后来在其科普讲座(Cope lecture)中伍德沃德回忆,他无意中在这堆论文中发现了奥托·迪尔斯和库尔特·阿尔德关于狄尔斯–阿尔德反应的原始通讯,并被迷住了的经历。在随后的生涯中,伍德沃德大量地应用此反应于有机合成,并在理论和应用上对此反应做了非常深入的研究...
欢迎参与
- 您可以……
- 自然科学:育种 - 光电比色计 - 暴风雨 (科学) - 傅立叶效应 - 宇称守恒 - 伪医疗 - 原子核结构 - 环神经动物 - 颚胃动物
- 应用科学与技术:表面效应 - 烟雾探测器 - 量子纠缠实验描述 - 热解聚 - 定日镜 - 熔盐
- 已创建待审核:稀有地球假说
- 创建以上请求条目。
- 欢迎参与科学专题,此专题是旨在协调科学相关条目的翻译与撰写,和相关的讨论。
- 至兴趣小组签到,让相关同好认识您并交流连络。
- 改善现有条目的品质,参与科技提升计划相关提案。
- 翻译各语言维基的相关条目到中文维基,参与化学翻译请求。
- 参考可靠来源写新条目,参与自然科学条目请求,或应用科学与技术条目请求。
- 直接扩充更新科学小作品。
新知
< 科学新闻动态
下列日期是新闻发布时间,而非事件发表或发现时间
2020年焦点新闻
- 10月6日,罗杰·潘洛斯、安德烈娅·盖兹和赖因哈德·根策尔因对于黑洞的杰出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 6月15日,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授研究团队做实验首次证实九十年前阿诺·索末菲提出的理论:当光子撞击到单独分子并且使其发射出电子时,该单独离子会朝着光源移动。
- 5月6日,欧洲南天天文台研究团队宣布,在恒星星系HD 167128观测到距今为止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
- 1月30日,一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在流行病学上的病例研究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其中一项发现为德国有可能存在无症状传播者。
- 1月21日,《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发文指2019新型肺炎病毒(2019-nCoV)通过S-蛋白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互作的分子机制,来感染人的呼吸道上皮细胞,进而引起严重肺炎症状。
- 1月11日,《柳叶刀》期刊发文,呼吁保护中国医生使其远离暴力伤害。
2019年焦点新闻
- 11月8日,科学家宣布利用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发现一颗诞生于4000万年前的恒星的碎片盘中仍存在远超预期的高含量碳气体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
- 10月8日,因为对于人们了解宇宙演化与地球在宇宙里的席位做出贡献,吉姆·皮布尔斯、米歇尔·麦耶和迪迪埃·奎洛兹获得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9月11日,天文学家首次在位处适居带的太阳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气中发现水分的存在。
- 7月31日,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超环面仪器实验团队找到光子与光子散射的确切证据,超过背景期望值8.2 个标准差。
- 7月15日,美国NIST研究团队发展成功当今最准确的时钟,Al+离子钟,准确度为1018分之一。
- 5月22日,阿贡国家实验室实验团队发现新超导材料三氢化镧,其临界超导温度为-23C,是至今为止最高温度。
- 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团队宣布,首次成功观测到在室女A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
- 3月29日,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团队报告,暗物质实验ABRACADABRA 第一回合并未发现任何轴子存在的蛛丝马迹。
- 3月21日,雪城大学教授薛尔顿·斯同恩的研究团队做实验证实,魅夸克的物质与反物质对于衰变具有不对称性,这可能是物质宇宙形成的重要因素。
- 3月15日,使用缈子探测器,塔塔基础研究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雷暴可以产生高达13亿伏特的电压!
- 2月21日,以色列的月球着陆器Beresheet尝试登陆在月球澄海北端失败,其中Arch Mission Foundation内含数以千计水熊虫的货物散播到了月球表面。[1][2]
- 2月13日,NASA宣布“机遇”号火星车任务正式结束。
- 1月3日,中国国家航天局的探测器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南半部的冯·卡门环形山着陆。
维基主题

- 东亚文化圈(中国 - 朝鲜半岛)
-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区:河北 - 山西 - 江苏 - 浙江 - 山东 - 安徽 - 福建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云南 - 新疆 - 江西;城市:北京 - 天津 - 上海 - 南京 - 苏州 - 广州 - 武汉 - 西安 - 宁波 - 青岛 - 重庆 - 台州 - 惠州 - 肇庆;其他:香港 - 澳门 - 东北地区 - 天津滨海新区)
- 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广域:台湾 - 福建;县市:台北 - 基隆 - 桃园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云林 - 台南 - 高雄 - 澎湖 - 宜兰)
- 日本(东京 - 琉球)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大韩民国
- 东亚文化圈(中国 - 朝鲜半岛)
- 美洲
- 大洋洲
- ^ 水熊虫通过坠毁的以色列飞船散播到月球表面. www.solidot.org. [2019-08-31].
- ^ 以色列月球登陆器登陆失败. www.solidot.org. [2019-08-31].